“既然涵涵(化名)叫我一声‘殷妈妈’,那么我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涵涵是一名监护人缺失的困境儿童,三年来钟楼区永红街道花园南村社区社工殷亚芳每天早上为涵涵准备早饭,检查上学用品,并将涵涵送到学校,晚上为涵涵进行学习辅导。三年的坚持与付出,让涵涵敞开心扉,真正把殷亚芳当做了自己的妈妈。殷亚芳作为钟楼区首个优秀“钟妈妈”,其对困境儿童的付出和陪伴让人动容和称赞。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行动推进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钟楼区妇联积极响应全国妇联、省妇联和市妇联关于“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有关工作要求,深化“常伴予你”——“钟妈妈”爱心精准结对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为辖区内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保障儿童基本生活、提升儿童精神素养、营造全社会关心和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
精准聚焦需求,明确帮扶方向
钟楼区妇联前期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对辖区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困难和需求进行了精准摸排并登记造册。同时发出倡议,号召全区各领域优秀女性积极带头参与“钟妈妈”爱心精准结对帮扶行动。目前,已经建立“钟妈妈”爱心资源库,成员共93人,主要来自机关单位、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在综合考虑“钟妈妈”个人特长和儿童需求的基础上,组织科学匹配、精准结对。
在需求摸排中,生活关爱服务、精神素养提升、社会融入促进、家庭教育指导位于前四位,分别占25.22%、21.87%、16.4%、12.7%。基于调研分析,区妇联针对该四方面的需求制定服务清单,为“钟妈妈”提供参考。例如,精神素养提升包括共同阅读书籍、体验非遗文化等等。
联动社会力量,促进资源共享
截止目前,“钟妈妈”联动各方资源,累计服务110余次。在教育和康复类资源联动方面,钟楼区妇联主席金松武帮助结对儿童联系孤独症康复治疗及协调特殊教育学校入学事宜;“钟妈妈”乔娟作为小学的大队辅导员,为结对儿童提供阅读辅导。在社区公益活动资源联动方面,“钟妈妈”张雪惠针对结对儿童社会参与度较低的问题,联系了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资源,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在专业领域资源联动方面,“钟妈妈”沈亚萍利用自己作为钟楼区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的优势资源,结合儿童对国际象棋的兴趣,邀请其参加象棋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增强自信;“钟妈妈”姚舒文发挥自己作为物业企业负责人的优势,提出可以为儿童母亲介绍合适的就业资讯;“钟妈妈”周明波利用自己在心理咨询方面的资源,针对结对儿童在学习内驱力不足方面的担忧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钟妈妈”王冬梅同样利用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优势,围绕儿童的需求提供相应心理咨询。在政策资源联动方面,“钟妈妈”刘艳作为妇女主任,为儿童家庭提供特殊学校招生要求、常州落户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帮助他们利用政策资源改善生活。在巾帼志愿者资源联动方面,“钟妈妈”傅燕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周围的巾帼志愿者,为困境儿童家庭解读政策、争取补助。在经济资源联动方面,钟楼区女企业家商会为结对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资金支持......“钟妈妈”用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
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管理机制
本行动计划在推进中采取“1+1+∞”的模式,即1位困境儿童+1位结对“钟妈妈”+“钟妈妈”团队“∞”无限的资源支持。同时钟楼区妇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和优化管理机制,推动行动计划更有效地落地实施。
一是座谈会机制,钟楼区妇联以“座谈会”的形式建立起“钟妈妈”之间常态化沟通的渠道。各镇(街道)妇联根据实际情况每月开展“钟妈妈”座谈会,区妇联每季度召开全区“钟妈妈”座谈会,了解结对帮扶工作的阶段进展,促进“钟妈妈”相互借鉴经验。
二是动态化管理机制,一方面根据帮扶对象实际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帮扶措施;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新增需帮扶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及时在资源库中为其精准匹配“钟妈妈”。
三是阵地建设机制,钟楼区妇联遴选出了第一批“钟妈妈”爱心精准结对帮扶空间,共计10个,涵盖家庭教育指导、传统文化体验、公益心理服务等领域,为“钟妈妈”爱心精准结对帮扶提供资源支持。此外,钟楼区妇联也联动各镇(街道),计划建立“钟妈妈”帮扶情况展陈和活动阵地,展陈帮扶成果,同时提供活动空间,便于开展关爱活动和服务。
四是宣传推广机制,依托江苏女性、常州女性、常州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对优秀“钟妈妈”帮扶事迹进行宣传。同时,对表现优异的“钟妈妈”给予激励和表彰。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钟妈妈”团队。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钟楼区妇联将深刻把握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凝聚社会力量,建设高质量困境儿童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为辖区内儿童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