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编被称为流传千年的“指上非遗”,手艺人用一双手,一篮叶,便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世界。棕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为了让青少年更深入地感受非遗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由秋白书苑五一初心馆主办、常州经开区故知妇女儿童关爱中心承办的“非遗文化课堂——百变非遗棕编 艺呈人间万象”于1月7日开展。
在下雨天,现代人会穿上雨衣来避雨,而聪明的古人则利用棕榈树的树皮制出了蓑衣。棕榈树的用处非常广泛,它的叶子可以制成扇子或草帽,果实、花、叶子和根都具有药用价值,树皮可以用来制作蓑衣、绳索、地毯、床垫等。而棕编的材料正是棕榈树的叶子。
在非遗传承人吕老师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对棕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棕编,顾名思义,是以棕榈树的叶子为原材料编制而成的手工艺品。棕编的选材较精,生产季节性强,材料加工到后期精加工都十分讲究。编织过程中,需要运用穿插、折拉、编扣、打结等多种手法。当同学们看到栩栩如生的棕编作品时,不禁纷纷赞叹其巧夺天工。
听完吕老师的讲解,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际,亲身制作属于自己的棕编作品。在老师及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大家渐渐掌握了编织技巧,领悟到编制作“小蚂蚱”的技巧。不知不觉间,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手持着编织的“棕编小蚂蚱”,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棕编太有意思了,我还要学习编织其他的小动物。”
接下来,秋白书苑五一初心馆将继续打造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非遗文化课堂,以培养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兴趣,通过亲身参与,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感受非遗的魅力,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