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349阶登山台阶,夫妻俩每周花三到四天去打扫,从2008年起,整整坚持7年,连笤帚都扫坏了5把,却坚持不拿一分钱。”奚巷村妇女主任周丽萍口中所说的夫妻俩,便是村里的84岁的老人梅银良和他的妻子范明娟。
那时候,每天清晨,老梅从家门口出发,骑着一辆蓝色的三轮车,赶到登山道口,这个陪伴它10年的老伙计,已经锈迹斑斑,不过依然非常好使。瓜子、花生壳、塑料袋、吃剩的食物,一路上随处可见垃圾。老梅眉头一皱,登山道口客流量多的时候能达到每天五六百人,就是现在,每天也有两三百人,总有一小部分人没有环保意识,随手乱扔垃圾,只为图个方便。
他带着笤帚,默默地开始打扫起来,这一干,就是7年。这期间,他坚持不拿一分钱,连打扫的笤帚,都是自己制作的。他说:“村里没喊我做事,是我主动去打扫的,怎么能拿村里的钱呢?”他的弟弟得知后,主动向村里申请,可是老梅坚决不可收,只是反反复复念叨着,无功不受禄啊。
到2015年,当时老梅渐渐感到吃不消了,经过检查,膝关节半月板已经损伤,只要上下楼梯就疼痛难忍,无奈之下,夫妻俩不得不停止打扫。
虽然离开了“清道夫”这个岗位,但是老梅却闲不住。今年清明前,他注意到“奚巷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块牌子,历经多年,石头上的字迹早已模糊,难以辨认,于是他挑了个黄道吉日,买来油漆和毛笔,瞒着所有人,亲手把模糊的字迹描了一遍。
因为身高够不上牌子的高度,老梅在附近捡了一个废弃的铁桶,当成凳子,爬上去,掂着脚,一笔一划耐心描摹。虽然爬上爬下膝盖疼,老梅仍然咬牙坚持着。“这个荣誉,是有钱都买不到的,所以一定要整修一下。”因为激动,他说话时的说话声音都在颤抖。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全民行动中,梅银良一家没有置身事外,带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敬意和感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抗疫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在2020年3月5日一大早,夫妻俩在厨房就忙活开了。在现在已经不多见的农家土灶头上,一口大铁锅内,热气蒸腾着,糯米的香味逐渐散开。老梅不时地加把柴火,脸庞被火光映得通红。旁边,老伴儿范明娟准备着把芝麻捣碎做馅。“煮熟的糯米饭冷却后,揉成饭团,然后用包馒头的手法包入芝麻馅料,捏紧收口、揉圆、压扁,再放入锅中煎。”范明娟说。老两口打算做一百个芝麻馅儿的糍团饼,慰问村里卡口执勤的志愿者。“村里的志愿者从年前一直到现在一直守着村庄的入口,守护着村民的健康。”老梅说,自己年纪一大把,出不上力,看到志愿者们深夜冒着严寒坚守岗位,饿了就拿方便面做宵夜充饥,深受感动。“方便面没有营养,不能多吃。”2月中旬,老梅和老伴儿商量后,就决定换着花样做点“有营养”的东西,给志愿者们送去。
在2月20日晚上,夫妻俩煮了一锅红枣汤。因为不知道站岗的确切人数,老梅准备了10副碗筷,晚上11点,让儿子开车送到卡口。
在2月25日晚上,老两口煮了一锅糯米粥,还放了很多红枣。考虑到个人口味不同,他们准备了2斤糖和10包榨菜。“喜欢甜的,可以加糖;喜欢咸的,可以就着榨菜吃。”
前两次送去的食物都有一些剩下来,老两口不舍得倒掉,拿回家后,还吃了好几餐。第三次,他俩考虑的更加周到贴心了。“红枣汤和糯米粥冷了之后,加热不方便,所以要想办法,尽可能地冷热都能吃,不浪费食物3月1日一大早,夫妻俩拿了50多个鸡蛋,煮熟后敲碎,然后加入了糖、酱油、茴香、桂皮、茶叶等调味料,加水小火慢炖。“为了让茶叶蛋充分入味,光是火工,就费了半天功夫呢。”等到晚上10点多,老梅往灶膛里添加柴火,把茶叶蛋加热后装入锅内,依旧蹬着三轮车,“三顾茅庐”,送到卡口。“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好吃。”志愿者们一致夸赞老梅的手艺。第二天白天,老梅去卡口拿回锅子,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别人知道。他一再说,“给志愿者们送吃的,只是一点小事,不用声张。”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梅银良夫妻二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通过带动全家人,守护美丽家园,不为名利,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