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龙街道青龙苑北区社区,有一间面积700多平方米的“晓春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其实更像“儿童之家”,图书馆、学习室、电脑室、儿童乐园、四点钟课堂、书法班等等,一应俱全。它的创办人叫沈晓春,今年67岁。11年前,沈晓春把儿子的婚房卖掉后,将约20万元房款投入,才有了今天的“儿童之家”。
11年来,这个儿童之家服务安置小区居民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万人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2008年,时任北郊小学党支部书记的沈晓春退休后,得知老家青龙街道青龙苑新市民公寓住着3000多名外来工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由于家庭条件限制,这些孩子的文化生活枯燥,放学后、休息日的课外活动几乎一片空白。沈晓春坐不住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虽然退休了,但国家还给我发工资,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关心呵护这些孩子的学习成长”。
刚好,那一年,劳动路上的飞天桥因城市改造要拆除,桥下一家民营图书馆准备搬迁,沈晓春得知老板有意低价转让全部图书和设备后,与家人商量,决定买下来。但这么大一笔资金从哪里来?一时成为沈晓春的棘手难题。好在当时老屋拆迁,家里分到了安置房,之后,她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让儿子一家从红梅东村的婚房中搬出,住到拆迁安置小区,婚房则以25万元卖掉。然后,沈晓春花20万元买下了图书馆全部的电脑、图书及相关设备,还额外购置了一些体育运动设备。
沈晓春的这一举动,得到了青龙苑北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的大力支持,社区腾出300多平方米场地,供她创办图书馆。就这样,一家藏书1.5万余册,内设藏书室、阅览室、电脑室、乒乓室和辅导室的多功能图书馆建成了。有了地方有了书,还需要管理,沈晓春和丈夫轮流当起了图书馆管理员,全天候向社区青少年和外来工子女免费开放,节假日也不休息。
11年来,在青龙街道、社区和天宁区关工委的支持下,沈晓春的图书馆不断扩大,目前面积已达700多平方米,形成包括四点钟课堂、心理辅导室、儿童乐园、书法绘画室、舞蹈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等在内的大型儿童之家。
2012年,沈晓春自掏腰包2万余元,添置桌椅板凳、毛笔砚台,创办了书法班,常年为80多名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辅导书法。此后还开出绘画班、舞蹈班,功能不断扩大,仅靠“夫妻档”已无法维系,必须聘请专业的老师。为此,她开始向学员收取一些成本费,但仔细算算账,沈晓春每年都要倒贴不少。
两年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小双从苏北老家转到青龙实验学校读5年级,因为基础差,学习跟不上,他和父母都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沈晓春了解到后,把小双叫到四点钟课堂,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他结成对子、和他一起做作业。学习晚了,沈晓春还煮粥、买馒头给这些孩子当点心。两个多月后,小双与沈晓春亲近了,性格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11年来,仅儿童之家的四点钟课堂就辅导了本地学生和外来工子女2150多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