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婆婆
给丈夫换药
给小叔子喂水果
在金坛区东城街道华胜社区,谈起翟美娣,街坊四邻没有人不对其竖起大拇指的。
翟美娣今年67岁,她48年如一日,用朴实无华、坚忍不拔坚守着“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的人生准则。一个弱女子,无微不至对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致瘫的小叔子照护48年,又先后照顾生重病的婆婆、丈夫,抚养教育三个女儿,种田种菜,经营作坊,却从未因此抱怨过、屈服过,总是微笑对待每一个人,默默做好每一件事。
1969年,19岁的翟美娣嫁入了蒋家。公公去世早,婆婆身体也不算好,丈夫是家里长子,还有个弟弟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瘫痪在床,一大家人的生计全靠丈夫独自承担。看着不分昼夜忙碌的丈夫,翟美娣心疼极了。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养家,新婚的她来不及细细体会新婚的喜悦和甜蜜,就迅速的适应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默默无闻的在这个家里扎下了根。
平日里,翟美娣总是起早贪黑,忙完了家里忙地里,忙完了孩子忙大人,但是再忙,翟美娣也没有让小叔子吃过一口冷饭,地里的活再紧,到了中午,翟美娣也会赶回家给大家做饭。每日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叔子的房间收拾一遍。每顿饭第一碗必然是端给小叔子吃。有时,小叔子大小便失禁,弄得衣服、裤子满是屎尿,屋子里臭不可闻,可她却毫不嫌弃,帮小叔子一一清洗干净。那时小叔子正值壮年,体重140多斤,颇有些壮硕,身材瘦小体重不足90斤的翟美娣每次挪动小叔子时都格外吃力。有一次,翟美娣看天气不错,想推小叔子出去转转,当她想把小叔子从床上搬到轮椅上时,连日的劳累让她一下子没站住,狠狠摔了一跤,扭到了腰。连日来的辛苦、压力、无助,让她嚎啕大哭。可尽管如此不易,自己腰扭伤的事,她对丈夫一句都没有提起。由于翟美娣照顾得好,小叔子身上从没有长过一次褥疮。
一些邻居曾经劝她:“那只是你的小叔子,你一个嫂子管这么多干啥。”“我多做点,他就活得更舒坦点。我嫁到蒋家,婆婆待我就如闺女,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翟美娣脸上总是笑得很坦然。
“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兄嫂的感恩之情。可以说没有我嫂子,我不可能活到今天。”瘫痪的小叔子只要提起嫂子便满眼泪水。
1979年,翟美娣的婆婆突然毫无征兆地瘫倒在地。她和丈夫赶紧把婆婆送去了医院,在医院里治疗了近一个月,婆婆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但却瘫痪在床了,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因为丈夫要忙于生计,翟美娣只能独自承担照顾婆婆的重担。原本就很忙碌的翟美娣变得更加忙碌了。每天清晨4点多钟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活计。给婆婆洗脸洗手、端屎接尿收拾干净后,翟美娣要一口一口喂早饭给婆婆吃,接着给婆婆喂药。为了保持婆婆身体洁净,翟美娣常常给婆婆擦洗身子,换洗衣服;为了让婆婆多吃点饭,翟美娣变着花样为婆婆准备各种吃的;生病后的婆婆脾气越来越躁,她就向对待孩子一样耐心细致地哄她……就这样悉心照料直到婆婆去世。
祸不单行,2007年,翟美娣丈夫蒋锁定因常年劳累过度引发脑梗偏瘫,次年又并发心脏病去外地大医院做了心脏手术。相继而来的磨难,不仅花去了家中的积蓄,也击垮了蒋锁定,他不想成为妻子的负担,想轻生了断。面对丈夫的自暴自弃,翟美娣好言相劝。不懈的努力,女儿的呼唤,终于重燃了蒋锁定生活的信心。从丈夫脑梗偏瘫起,翟美娣就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每天像个陀螺似的转不停,伺候2个病人,操持家务,打理丈夫丢下的水泥制品作坊,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三个女儿亲眼见证着妈妈数十年来点点滴滴的辛劳,也格外得懂事孝顺。小女儿蒋珊华说:“从小时候起,妈妈就教导我们姊妹3人要孝顺、要善良,要尊重叔叔、关心叔叔。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下,责任成了一种习惯,我们从来不觉得照顾叔叔是一种负担,现在我们三姐妹已接过妈妈的接力棒轮流照顾叔叔,还有爸妈。”
48年,花季少女渐成花甲老人,生活的艰辛让翟美娣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憔悴,但在这苍老憔悴的脸上,写满了善良和坚强。翟美娣说:“只要我还能动,就要照顾好弟弟,照护好这个家,这是我对婆婆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没有感天泣地的事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48年17000多个日日夜夜无怨无悔的付出,抒写着“善”的朴实与无华,演绎着人间的真情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