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依法持续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并把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同时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教师福利待遇等,推动教育事业高位均衡发展。
二、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每年将一批义务教育重点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来实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计划投资22870万元,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和城郊校舍面积85400平方米。
三、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装备。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资源倾斜和资源扶持,提升农村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拨付资金2870万元,一是支持21所农村中小学添置700多台计算机;二是推进学校图书定期更新,实现“年生均更新图书一册以上”要求;三是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多媒体全覆盖和塑胶跑道全覆盖。
四、积极推进优质学校创建。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支持农村优质学校的创建工作,将农村优质学校办到老百信的家门口,切实提高城乡优质均衡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五、推行集团办学模式。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整合集团内各学校的优质资源和办学特 色,充分发挥各成员学校设施设备、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等资源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交流协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 用,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
六、积极推进轮岗交流。积极推进城乡、集团、共同体、学区之间教师轮岗交流,形成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同层面学校双向选择交流、优秀教师面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行政指令性交流、农村青年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顶岗学习交流等多样化的教师轮岗交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