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读书,这是每个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刚入小学的孩子,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会存在许多不适应现象。这表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坡度”。倘若减缓了这个“坡度”,就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何去减缓呢?我们又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一、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教育有很大不同。
1.环境创设不同。幼儿园的活动室布置着各种活动角,幼儿有选择的自由,这种环境使幼儿相互之间有更多合作交往的机会。小学的教室仅有图书角、比赛栏。学生与同伴讨论或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较少。
2.管理方式不同。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游戏规则,不带强制性。小学的各种学习、纪律、常规要求、行为规范,都必须遵守,带有强制性。
3.教学形式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没有规定的学业任务。小学以课堂集体授课为主要活动,有严格规定的学业任务。幼儿园和小学都有“游戏、操作探索、实践”等活动,但小学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更集中。
4.生活学习方式不同。幼儿园孩子一日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学习时间视孩子们的兴趣而定,每天安排两次点心,保证幼儿的饮水,满足他们随时入厕的要求。小学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接受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每天,上午3节课,下午2-3节课,一节课40分钟,学习成为孩子的主要活动,要求学生整节课必须注意力集中,不随意离开课堂。每天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每学期必须完成多门课的学习,每单元、期中、期末还要进行考试。
由于以上原因,使许多孩子上小学后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如:疲劳,身体素质下降、学业失败、课堂违规行为,自信心下降等。
二、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作息时间有严格的规定,课堂学习有纪律约束等情况,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紧张的生活节奏,家长要用心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1.要适当地延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让孩子每天晚上9点以前睡觉,每天使孩子的睡眠时间保证在10-11个小时,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保证孩子有充分的精力学习,以免因不适应而影响健康。
2.要培养时间观念,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让孩子自主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教会孩子制订放学后及节假日的作息时间表,并指导孩子按作息时间表进行学习和游戏,刚开始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并有意和孩子共同执行作息时间,适当提醒和督促孩子,一旦习惯养成,就可以放手。
3.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少成人的照顾。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步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穿脱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让孩子们在简单的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培养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能力
小学生必须遵守《小学生守则》。要求准时到校,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对于在家习惯于为所欲为的孩子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入学后,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1.教孩子按规则行事。要让孩子记住某些规则,做到按时作息,饭前便后洗手,大人说话不打岔,尽量使家庭的生活节奏与学校要求相吻合。要让孩子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时求助110或者警察叔叔。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不同陌生人讲话等等,以免发生事故。
2.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家长认真配合。一是需要家长重视孩子的规则,二是要帮助孩子不折不扣地遵守规则,三是要通过适当的机会让孩子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
3.指导孩子在活动与交往中懂得礼貌待人。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请等);注意培养他们尊敬师长、待人友善、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不逞强、不霸道,不打架、不骂人,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三)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入学前,不少家长为孩子进行过一些辅导。如:让孩子学拼音、识字、写字,学数学,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在进入小学学习后,家长要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1.帮助孩子出色完成作业。作业是孩子劳动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对孩子完成得较好的作业要给予恰当的称赞,对优秀作业可以进行展示和传阅;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适当引导,不包办代替,当孩子品尝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后,也会获得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要冷静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给予必要的辅导。当孩子有了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让他看到自己的潜力,树立自信心。家长切不可在孩子面前讲他“笨”、“傻”等消极语言,应经常说:“你能行”、“你下次一定会考好”,以强化他们的自信心。
3.经常进行“亲子阅读”。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念一些内容有趣的故事给孩子听,这些很有益处的。你不妨试一试以下做法:
* 先教孩子口头背诵一个短小有趣的故事或儿歌,再让孩子阅读图书上的这个故事(儿歌),鼓励孩子念给你听,用积极的肯定,让孩子有阅读的成就感;
* 你给他念书时,让孩子指着字随着你念,或是你念一段孩子念一段,交替进行阅读;
* 建立一个阅读记录本,把孩子阅读过的内容记录在本子上,让孩子自己说你来记,规定每天要有记录,常和孩子翻一翻记录本,激励孩子争取好成绩。
总之,我们要以孩子发展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多了解孩子,多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少一点主观设想。“拔苗”或许一时能“助长”,但决不可能一生都“优长”。相信经过各位家长的努力,一定能让幼儿更好地过渡到小学,较好较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快乐的一年级学生。
(作者:潘小福,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