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亲逐渐边缘化
现实的家庭生活中,相当大比例的妈妈承担了过多的教育责任。一项针对石家庄市光明路小学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除了家务劳动外,妈妈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管教孩子”,而爸爸排在第一位的则是“看书报”或“看电视”,显然爸爸们为教育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要少。
甚至有的家庭在角色分工上,妈妈会自动将爸爸当作管教时的威吓对象,最常听到的就是,“你再不听话,爸爸回来收拾你啊!”长久下来,孩子对爸爸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不太敢亲近爸爸,把爸爸定位为处罚自己的人,父子间无法形成太过亲密的关系。这种情况下,父亲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
■母亲问“冷不冷”父亲说“不用怕”
由于长期以来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不是我的事,是他母亲的事”。事实上,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少问你冷不冷、热不热、想吃什么东西吗、渴不渴等生理性问题,而是注意力“向外”,“向前”。因此,也有人说:勇敢、幽默、豁达、自信等品质更容易从父亲那里得到。
在儿童乐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个父亲带着儿子到这里来玩,这时几个儿童在一种大型攀爬器械上爬得正高兴,儿子看到别人玩得开心,自己也要上去,可是上去以后又害怕了,不敢往前爬,说:“爸爸,快抱我下去。”爸爸却回答:“下来干什么?没事儿,往前爬!”妈妈在场会心疼地马上把孩子抱下来的。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内容,他们有时把自己变成“大男孩”、“大朋友”,和孩子一起跑跑跳跳,做各种游戏,有时和孩子一起修理各种玩坏的玩具,有时他们会极有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为什么”。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活泼、勇敢、自信、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
■男老师缺乏更需父亲上岗
父亲参与家庭教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幼儿园、小学里很少有男性教师,这就更加减少了幼儿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子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使女孩子受到的损失是:长大成人后在男人面前感到手足无措,紧张和羞涩。
如果再深一步讨论的话,问题就更加严重了,有极少数男孩因很少接触父亲,性格中多数有女性性格,甚至发生性别角色混乱,长大后的恋爱与婚姻会遇到困扰和障碍。
因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忙事业是一种收获,陪伴孩子也会有所收获”。
(金坛市妇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