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这种困惑:有时表扬孩子,他会变得开心懂事;有时明明得到奖励或肯定,他却闷闷不乐;有时更是会在表扬后骄傲地翘起尾巴,甚至顺杆就爬讲价钱,跟家长提的要求一个比一个高……现在的孩子呀,是不是真的这么难表扬——
场景一:
星期天,妈妈出门逛商场,小晃也嚷着要跟着去,想到孩子以前一进商场就要这买那,稍不如意还又哭又闹。妈妈便说:“一起去可以,但要听话。该买的妈妈自然会给你,不该买的不许哭闹,这样才是好孩子。”小晃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走到儿童玩具专柜时,小晃只是眼巴巴地望了望柜台里摆放的精美玩具,就主动拉着妈妈的手离开了。妈妈趁热打铁地表扬道:“晃晃真听话,不像以前那样哭着闹着要玩具了。其实家里有很多这样的玩具,再买也是浪费,晃晃真是长大懂事了。”听了妈妈的表扬,小晃心里那点不舍的小疙瘩也没了。
那天,小晃显得特别乖巧听话,说话做事像个“小大人”,还主动帮妈妈提些袋子,回到家又给妈妈倒了杯水。
场景二:
家里来了客人,饭后妈妈便陪着客人在厅里说话。小晃瞅瞅两个大人只顾说话,一点也没注意自己抹了桌子,就又进了厨房,捋起衣袖帮妈妈洗碗,和客人谈兴正浓的妈妈竟然还是没有察觉。于是小晃迟缓下来,故意把碗碟弄得“叮当”作响。
妈妈听到动静后过来看个究竟。看到噘着嘴在洗碗的小晃,笑着说:“我家晃晃多乖啊。”客人也附和着称赞了几句。
尽管得到了表扬,小晃心里却总感觉有那么点不愉快。
分 析: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家长和他人的认可,承认和赞许对他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做了某件事情后,立即得到认可,以后再次遇到相似情景,孩子就很容易做出同样的行为,以期再次得到认可。因此,表扬得当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正强化”。表扬时机不同,对儿童的行为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生活中孩子“难表扬”的情况,常常在于家长没有把握好对孩子奖励的恰当时机,反而导致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所以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并及时用不同的形式加以肯定。
如何巧施“攻心战”
给孩子预定的期望:事先向孩子明确传达家长期望的行为是什么。比如“妈妈希望你玩好游戏后,自己把玩具收拾起来,这样才是爱整洁的孩子。”“你要学会自己穿衣服,这是大孩子应该做的。”知道某些行为会获得父母的喜爱和大家的欢迎,孩子就会产生做出良好行为的动力。
表扬注意时效性和针对性:孩子的良好行为一经发生,就要及时肯定,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例如孩子主动扫地了,家长要及时肯定。表扬不等于乱戴高帽,一定要有针对性,让孩子明白原因,如“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做这件事,真棒!”“好孩子,妈妈今天很累,你帮忙洗碗,妈妈可以休息一下了!”这样的表扬表明父母欣赏孩子的努力尝试,还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而不仅仅着眼于成果。
采取合适的表扬方式:表扬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还可以是两者的相互结合。但首先必须了解孩子希望得到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于过份的要求则要指出其不合理性,并果断拒绝。家长要发自内心地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你做得很好!”可用肢体语言传达对孩子的支持和肯定,有时候一个吻、一个微笑就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珍贵褒奖。
(金坛市妇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