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常被老师点名,认为我不专心上课,因为“坐唔定”。心里觉得有点错愕——刚好相反呢!我正努力用方法帮助自己。钉坐在椅上,我反而无法集中,我需要边听书边用手指划,又透过举手发问,希望与老师有对话。那时候,老师大概嫌学生问问题,视之为“问题儿童”。
经过行为“矫正”,我顺从了乖乖端坐的规则,可是活跃的脑袋,不肯留在课堂,魂游四海去了。我发现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就无法强记。在这种应试的学制里,我注定屡受挫败。
当时还没有多元智能的观念,只知道标准答案式的考试制度并不适合自己,很想放弃,将来随便找一份工便算了。后来随家人移民到外国读书,遇到的老师,大多注重理解的教学方式,有些更鼓励创意,欢迎学生发问,使我如鱼得水,恢复了学习的信心。以前我视数理化等科目为洪水猛兽,后来居然能产生兴趣,原因是老师把课程内容生活化,用幽默的说法让你轻松吸收,但又会叫你思考,寻找其中的原理。例如有一堂课,老师把我们台底的臭鞋袜、书簿杂物、垃圾等等勾出来,让我们边笑边听她讲解热力学原理,令我们印象深刻,又不觉内容艰深。这样,我就顺畅地念完高中入大学,还竟然爱上学习、进修这回事,这都是我小时候难以置信的。
其实,中国传统早就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失了。
到了今天,我还常听到家长骂孩子无心向学,但我相信没有孩子是天生懒惰,只是有座大山要他攀登。在应试的制度里,语文、数理能力强的孩子,可能很轻松就走过,但其它孩子就必须花多点工夫,有两样很重要的装备,其一就是“知己知彼”。
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构造,我们最好知道自己,什么是属于自己的了解事物的方式,个人的智能组合跟 学习是相连。譬如,我是倾向用肢体—动觉去认识世界,同时理解事情的来由本末,对我也是很重要;那我就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如:把温书分成小段落,多散步,多用体验式活动来体会理解所学的内容。
但,这仍只是“方法”,就如语文、数理逻辑再重要,还是“工具”。
孩子心会想,会问:为什么要读书呢? 为什么学这些东西?
若有意义和方向,再高的大山也能跨越,还会视为挑战,带来乐趣。(溧阳市妇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