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王妹芳:情系农业的女能人
发布日期:2017-11-03  来源:溧阳市妇联

王妹芳,女,1962年9月生,溧阳市竹箦镇顺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一位衣着简朴、中等身材,今年55岁的农村妇女,虽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可她却凭着一位普通农民的本色,顽强的毅力,执着的追求,谱写了一曲劳动人民的赞歌。

她从1996年承包抛荒田到转包土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20年艰苦创业,终于实现了她心中的“农机梦”。2011年以来,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常州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常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溧阳市“农技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户”;她本人也先后当选为溧阳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溧阳市第15届政协委员、竹箦镇第3届人大代表,竹箦镇“最美家庭”、竹箦镇先进个人。让人们把钦佩和疑问的目光一齐投向了她……

当农民20年来,她都干了些什么呢?

艰苦创业不畏难

1996年,王妹芳和大多数农民一样,种着10来亩责任田,一年辛苦下来,收成也仅是“几箩稻谷几捆草,一头肥猪囤里跑”。农民过着“家种几亩田,抓点油盐钱,混个肚皮饱,杀猪为过年”的传统封闭生活。为了致富,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或经商。看着好端端的粮田被抛荒,王妹芳心疼,便自告奋勇承包了村里的100多亩抛荒田,投资1.5万元买了3台手扶拖拉机和旋耕机,为自己和周围村民提供拉土、送肥、耕田、播种、运粮等服务,这一干,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这是她开展农机服务淘到的第一桶金。

2006年,王妹芳又转包了本村和邻村的1000多亩粮田,可遭受一次风灾和雪灾,便让她几乎颗粒无收,经济损失达35万元。面临困难,王妹芳没有退缩,反而体会到:“要种好大规模农田,唯有实行机械化作业。”可各方压力随即而来,丈夫埋怨:“女人何必自讨苦吃”;兄弟劝说:“我们都在上海承包工程,帮我们烧烧饭,每年也能给你10多万元”;旁人讽刺“想出风头……”王妹芳没有被闲言碎语压倒,毅然赶赴其他农机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参加省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班,并获得结业证书,这一学更坚定了她发展农机服务的信念。于是,她向亲朋好友借了50多万元,购买了播种机、拖拉机等农机具,成为全镇唯一的农机服务点。

创业路上不停步

“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好”,王妹芳把农机服务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与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以来,承包经营土地面积已发展到3500多亩,在国家农机下乡补贴的新政策鼓舞下,她成立了顺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们纷纷用自己的农业机械入股,按股出资,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同时,自己又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添置了一套精米加工设备、6台烘干机、7台大型拖拉机、3台运输卡车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目前合作社共拥有各种农业机械达112台套,农业机械原值达420多万元,并投资500余万元,新建了办公、培训、机库、仓库、修理、加工、烘干等用房4500平方米,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合作社社员也从当初的35人增加到594人,每年农机服务面积达1.5万亩次。合作社实行机耕、机播、机种、机管、机收等一条龙服务。机械化耕作比人工每亩产量高出50多公斤,每亩节省开支50多元。合作社年总收入360万元,股金分红718万元,人均1.2万元,盈余50余万元用于发展再生产,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549人,打了一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漂亮仗”。

致富思源不吝惜

王妹芳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她创办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竹箦镇乃至溧阳市小有名气。她说:“以前,我也想做好事,可惜没有能力,现在事业做大了,就应该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每年到了播种和收获季节,王妹芳看到村里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或老弱病残者,请也请不到劳力帮工,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是亲自带领社员将合作社的农机开到这些困难群众田头,免费帮他们提供插秧、收割稻子等服务,为他们解决了种田缺劳力的难题,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每年免费为这些农户服务的资金超过2万余元。王妹芳不仅在农忙季节支援老弱病残人抢收抢种时是这样,在扶贫帮困上也是这样。从2011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至今,王妹芳先后为空巢贫困老人、特种病人、五保老人等弱势群体捐送粮油和捐款总价值22万余元,彰显了一位农家妇女的仁爱之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妇女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电话:0519-8568381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5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