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主动适应新常态推进妇女“双学双比”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15-04-21

    2015年,全市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升妇女科技素质、强化政策服务扶持、增强增收致富能力为着力点,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创我市“双学双比”工作新局面。

    一、整合资源,深入实施新型女农民培养工程

    去年,市委农工办、科技局、农委、供销社和妇联等五部门联合推出了“新型女农民培养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程,今年,各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听取妇女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推进方案,突出抓好三大重点:一是教育培训。建立常态培训模式,市妇女“双学双比”协调小组下发《关于聘请常州市“双学双比”科技支农专家的通知》,聘请32位科技支农专家,建立讲师团队伍,围绕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合作社等五大类别设计培训课程,开展“菜单式”培训,完成15000人的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女经纪人、农村妇女网上行基础技能等培训。联合市委农工办、市供销社组织女能手、妇女骨干外出参观、赴高校开展高端培训。二是项目培育。下发推荐2015年度巾帼优秀项目、巾帼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通知,全年培育扶持“巾帼农家乐”、“巾帼来料加工”、“巾帼创新业”等巾帼优秀项目52个,在继续与市委农工办联合打造10个巾帼优秀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与市农委联合建设扶持10个巾帼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三是典型选树。在辖市区层层推荐的基础上,市妇女“双学双比”协调小组下发2015年1号文件,全市命名了36位参与农村经济发展成绩突出、带动性强、信誉度好、热心公益的优秀女农民,示范引领更多农村妇女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大力宣传帮助农村女能手发展事业、指导科技致富有显著成效的科技支农专家,倡导更多的资源关注农业、农村、农民。年内选树一批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女能手,营造农民成为体面职业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服务,大力推进巾帼创业就业增收行动

    做优家政服务品牌。加强巾帼家政示范服务门店建设,构建巾帼家政服务网络,通过项目化运作形式,以县区为单位建立门店,年内拟创建6-8个巾帼家政服务示范门店,实现巾帼家政服务全覆盖。推进巾帼好苏嫂的管理、培训、服务实现标准化,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引领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做足、做深、做细培训工作,探索与社会力量合作途径,在编织、刺绣、缝补等手工加工方面进行拓展,扩大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的领域。打造巾帼来料加工集群。引导来料加工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推动来料加工品牌化、网络化发展,促进手工劳动与创意创新相融合,提升手工劳动的附加值。根据地域特色重点打造金坛手工珠绣、天宁和钟楼手工编织两大来料加工集群,形成手工产业区域化发展的集聚效应,为农村留守妇女、城市就业困难妇女、残疾妇女发展搭建就业增收平台。深入推进妇女小贷。加大妇女小贷宣传力度,深入妇女群众之中解读政策,从而提高知晓率。努力提高政策的覆盖面,并注重在区域上向县域和农村倾斜、项目上向农村种养户倾斜、对象上向农村低收妇女和就业困难女大学生倾斜,让更多的妇女享受到政策,从中受惠。重视和加强巾帼农家乐、巾帼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推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创业就业。

    三、加大宣传,引领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生态环保理念。充分发挥妇女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宣传作用,开展节能减排、绿化美化、循环利用等知识普及培训及推广活动,提高广大家庭和农村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各级妇联要继续深入开展“美在乡村”、“绿色童心”等生态环保公益项目,激励引导更多农村妇女和家庭参与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中来。深化植绿护绿行动。继续实施“家庭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妇女参与植绿护绿”的绿色行动,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发放一份倡议书、成立一批巾帼植绿护绿志愿服务队、组织一批巾帼生态文明宣讲队、树立一批美丽庭院示范典型,引领农村妇女和家庭做美丽家园的倡导者、实践者、志愿者。打造“三八”绿色示范基地。把组织发动妇女植树造林作为“三八绿色示范工程”的基础工作,通过会议布置、媒体宣传、活动推进等多种途径,推动绿化工作的开展。把创建示范基地作为推进“三八绿色示范工程”的主要抓手,鼓励女企业家、女能手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以科技创新、节能降耗、环保效益为导向,打造一批“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提高“妇”字号农业产业的生态效益和竞争实力,为建设绿色家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贡献。



 

主办单位:常州市妇女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电话:0519-8568381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5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