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化解孩子一念之差需要技巧
发布日期:2012-09-20
    在书店,店员当众训斥一个小女孩偷书,小女孩泣不成声,围观了好多人。我实在看不下去,孩子固然有错,但不应该这样处理问题。真害怕这种场面会对她的童年造成心理阴影。于是我伪装成她的姐姐,说是刚才在旁边打电话没照看好她,把她搂在怀里,跟店员理论了一番。店员道歉后,我帮她买了书。
    人都可能犯错,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孩子偷书固然不对,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纠偏,都远比当众训斥的效果好。善意的谎言既可以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也可以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店员的痛斥、众人的围观,对于小女孩来说,已经形成了另一种伤害,若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由此导致的心理阴影将会伴随一生。
    在国外,未成年人若是犯了错,无论是家长,还是其他社会成员,都不会当众斥责,更不会当着众人的面去羞辱,因为这样造成的伤害,可能比所犯错误本身还要更加严重。做错只是一念之差,但若由此导致其心理发生变化,甚至最终对其成长造成影响,那这就成了大人的罪过。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一次不当的教育方法可能让孩子的人生观念发生变化。很多时候,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或是一次痛彻心底的经历,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伪装成姐姐解围道歉,不仅避免了让孩子继续受到伤害,还提供了一种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榜样力量。逼着孩子道歉,或者一味地斥责,不如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和示范,这样才能让孩子心里真正有所感发和触动,并因此受到教育,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并受益一生。我相信,从尴尬到温暖的小女孩心中,对于这次的错误行为,有着刻骨铭心的印记。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对于孩子,无论优缺点,我们都必须像父母那样去宽容和保护他们,才会让孩子的心理没有阴霾而健康成长。从这一点来说,善意的解围是一种道德之美,不仅是对每一个人素养的考验,也是整个社会的一种品质要求。
 

主办单位:常州市妇女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电话:0519-8568381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5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