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教 海 拾 贝
发布日期:2010-11-12

     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作为家长的我,只能在大海边、沙滩上捡拾几粒贝壳,以求抛砖引玉。

     一、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

     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须知古时科举,状元只有一个。现代奥运,每个项目也仅产生一位冠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往往导致家长心态浮躁,拔苗助长。其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家长心理压力过大,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正确的观点,应该是“望子成才”,把孩子培养成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只有摆正心态,你才会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培养和教育孩子,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二、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第一位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孩子生来就好奇。好奇,其实就是兴趣。家长要从小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

    记得我孩子蹒跚学步前,我常抱着他在河边散步。那是一条运河。河中来往的船只引起了孩子的好奇。我不失时机地抓住他的小手,学起了点数:“一、二、三......”以后每次下楼,他就闹着去看船。通过不断地、反复地点数,在他的脑海中,初步形成了“数”的概念。稍稍长大,我再通过玩棒棒,数卡片等游戏,进一步强化孩子“数”的概念。

再大一点,我就带他到小超市去买零碎物品,如一块糖、一瓶饮料,让他独立地去付款,找零,从实践中学会简单的加减运算法则。果不其然,孩子入学后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学得轻松,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三、给孩子以自信

     自信,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有着很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对他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过程,则成了他感受乐趣、享受快乐的体验。这样的孩子,学习起来特别轻松,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

     培养孩子的自信,家长也应从点滴做起。孩子的一生中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独立行走;第一次用筷吃饭......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通过肢体语言,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热烈的拥抱或是一句夸奖的话语,让孩子觉得自己“真行”,“真棒”,从而激励孩子更加自信地去认知,探索事物。

     孩子的一生,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存在大大小小的缺点。家长只能耐心地帮孩子分析原因,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去改正缺点错误。不应大声呵斥,更不能粗暴打骂,否则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尤其应杜绝“笨蛋”“没出息”之类的带有侮辱性的语言。一旦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形成自卑心理,那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四、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现象:盆栽的花草,总不如地栽的花草茂盛、壮实。这是因为后者得益于“地气”。所谓“地气”,就是指的环境和空间。同理:良好的环境,充足的空间,无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现在的家长,常常急功近利,恨不得孩子一口吃成个“胖子”。孩子放学回家后,还要拼命地压任务,加作业。双休、节假日则到处赶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提高班。家长累、孩子更累。长此以往,挤掉了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孩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习机器,应试工具。

     认识到这一点,我平时只要求孩子在校好好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余则语文不加一字,数学不增一题,让孩子自己画画也好,弹琴、下棋也罢,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至于节假、双休日,则尽量安排孩子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丰富孩子的生活,扩大孩子的视野。

    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我真切地感到:家长不是教育家,但却个个都是教育理论的实践者。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适当学习一些教育理论,需要读一些有关教育的杂志或文章,借以充实和提高自己。若能经常与其他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教训,互为借鉴、相得益彰则更好。(钟楼区妇联供稿)

 

 

 

主办单位:常州市妇女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电话:0519-8568381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5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