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让感恩之心永跳动
发布日期:2010-03-18

溧阳市埭头中学            朱 燕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词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许多失败、无奈。这时,是一味埋怨生活,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在现实生活中,感恩有时可能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许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但正是这些简单话语、动作才会使世界变得更加温馨、更加美好。我们要经常感恩父母、学校、社会。其中首先要感恩的是我们的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们,才使我们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女有了快乐,最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牵挂的也是父母,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目前不少世界500强公司在招聘人员时,都把孝顺父母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加以考察。因为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人,怎么可能尊重顾客、热爱公司、忠诚老板、体贴下属呢?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重标准。重视智力教育、轻视体育、德育教育一度成为教育的重大误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评论,现在的小孩不懂感恩,不会体谅大人。目前,一些孩子全无感恩观念,在家里,认为父母就应该无私奉献,对关爱受之坦然,不思回报。一旦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以非常举动威胁父母,打骂父母、离家出走、自杀。这些都是严重的心理问题,曾经一份调查显示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80%是感恩意识淡薄的环境因素环造成的。

曾也看到这样两则新闻:重庆一名16岁的女高中生,因为觉得父亲没赚到钱,太“窝囊”,竟然砍了父亲手臂三刀,然后离家出走。而父亲托着尚未痊愈的胳膊四处寻找出走的女儿,希望女儿快点回来,大人不计较孩子的过失。

而另一则是学生向下岗的母亲索要上网吧的钱,遭到拒绝后,竟乱刀砍伤了含辛茹苦抚养自己15年的母亲,这两个事件让人颇为揪心,况且类似的事情还在屡屡发生。那究竟是什么会使小孩举刀砍向养育自己父母,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该不该拿出时间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

那小孩究竟怎样才会感恩,我觉得至少要从多个角度来讲,像社会可以采取措施为小孩创设感恩的氛围,因为我们知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环境。目前我主要从离学生最近的两个角度家庭和学校,简单的来谈一下应怎样帮助小孩学会感恩。

首先学校,学生除了在家,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要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而言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学会感恩是人全面发展的一种表现,会提高人们对他们的信用度。

在学校教育中,一度是智育“一枝独秀”,忽视德育和体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同样,这种思潮下的父母们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育转,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除学习外,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习惯成自然的孩子往往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的索取是理所应当,丝毫没有内疚之感,也根本就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在性格养成后,自然对父母、对其他家庭成员、没有感恩之情。

我认为我们可以把感恩写进《中学生守则》,教会孩子懂得关心弱势群体,养成悲悯情怀,这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是有帮助的。同时要注重德育的功能,把德育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在上课时也要注重德育的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当然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要从身边的人学起,教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对上一代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学校平时可多搞些感恩的活动,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如,布置一个作业,让儿童想想父母对自己的好处,再想想父母的难处,学会理解父母;又比如组织主题班会“感恩的心”,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策划,选材,组织,主持,听着学生深情地回忆令自己感动的往事,从他们晶莹的泪花里我们读到了感恩教育的成果。学校举行爱心结队帮扶活动,当学生接过学校赠送的学习用品时,那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优异的高考成绩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的回报。

另外学校在评比“三好学生”的时候,可以增加那些对父母很关心,喜欢帮助同学的善良的学生。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家庭,是最重要的一点。经常能听到家长们说,孩子只要好好学习,让我给他磕一个头都行。父母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从吃到穿无不一一满足,甚至许诺考上重点高中、大学等重金奖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也就习惯成为自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有的家长说随便小孩在校怎样,反正我家有的就是钱。因此,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勃然大怒,甚至采取一些暴力行为。

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首先要让孩子体验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可以让小孩参加社会锻炼,特别是去农村亲自实践。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他就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也就不懂得感恩。我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一位辛勤的妇女晚上回家为自己的母亲端了一盆水,拖着疲惫的身体为母亲仔细的洗着脚,这一幕被躲在门后的小孩看到了,接着小孩也去打了一盆水,端着水跌跌撞撞来到自己母亲的身旁,说了一句,妈妈我为你洗脚。

虽然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对于那个普通的母亲来说,感到了安慰,小孩也学会了感恩,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好小孩的榜样。

其实,幸福的感觉不是由处境和外在的条件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感恩的心。一个人,不可能生活在社会真空中,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快乐。所以让我们也尽早行动起来吧,学会关爱他人。早晨,妈妈上班来不及,你可以摆好餐具;父母工作不顺利,你可以抢先做家务;路上,有小孩摔倒,你轻轻地把他扶起;车上,有老人站着,你热心地给他让座;某天,同学闷闷不乐,就主动陪他散步,跟他聊天……关爱他人也是关爱自己。

感恩对于助人者来说,可以不要求对方给予回报,但对于被助者来说,却要永远记住对方的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用某种方式加以回报。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健康的心态,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溧阳市妇联供稿)

 

 

 

 

 

 

 

 

 

 

主办单位:常州市妇女联合会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电话:0519-8568381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5

苏ICP备05003616号-2